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學校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學工隊伍1名副書記、9名專兼職輔導員、32名班級學生干部盡銳出戰(zhàn),迅速響應、落實要求,構建抗疫防控三道防線,將分布在全國各地的1016名生物學院全日制學生組織、發(fā)動起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zhàn)爭面前,聽從安排,做好防護、抓好學習、貢獻力所能及的力量全院學子在學工團隊的帶領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動員到位,價值引領,筑牢思想防線
微信公眾號推送
積極開展網(wǎng)絡宣傳教育,通過微信公眾號、班級微信群、QQ群等多種途徑,引導學生提高政治站位,理性看待疫情,在疫情中堅定信念,擔負社會責任。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不間斷提醒學生“科學應對疫情”、“不要提前返?!薄ⅰ氨WC通訊暢通”、“每日報平安”等內容;“華工Bios俱樂部”微信公眾號推出“科學聚焦”系列推送,科普新冠病毒治療防控的最新研究進展;“華工生物團委學生會”微信公眾號推出“志愿者說”系列推送、“紅色基因工程”微信公眾號推出“黨員戰(zhàn)‘疫‘”,通過身邊同學的以身示范,積極參加社區(qū)、學校志愿者服務活動,彰顯了我院學生黨員和青年志愿者與人民同甘苦、與祖國共命運的青春責任和奉獻精神,號召青年學生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向社會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迅速摸排,聯(lián)防聯(lián)控,筑牢組織防線
學生干部視頻會議
疫情發(fā)生后,全體學工隊伍立即從休假狀態(tài)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易振副書記第一時間統(tǒng)籌協(xié)調,周密部署,發(fā)布生物學院抗擊新型肺炎一、二號通知,制定學院疫情防控學工預案,建立本科生“學院-班級-宿舍“、研究生”學院-班級-課題組“的學院網(wǎng)格化三級防控體系,學工隊伍和學生干部迅速形成強大工作合力,聯(lián)防聯(lián)控,筑牢了學院學生抗疫戰(zhàn)場的組織防線。
多渠道收發(fā)信息
“掌握學生所有信息”是第一要務。1月20日,學工隊伍開始全面啟動學生信息排查;24日除夕當天,發(fā)布《生物學院抗擊新型肺炎一號通知》,防控疫情知識、切勿提前返校等內容充分告知研究生。為了做到學生信息排查的及時和精準,輔導員利用IamOK系統(tǒng)、“班級小管家“微信小程序、電話或微信,在班干部的全力協(xié)助下,全面排查全體在校學生相關健康信息,尤其是學生目前居住地、是否14天內進出過武漢及湖北、是否途徑武漢及湖北、是否現(xiàn)在武漢及湖北居住、是否14天內接待過重點疫區(qū)親友、本人及家人是否有發(fā)熱相關癥狀等信息。根據(jù)排查數(shù)據(jù),建立學生信息臺賬,設立”留守大學城“、”留守湖北、溫州“學生微信群,做到重點群體有專人負責聯(lián)系,重點學生定人定向聯(lián)系。并堅持每日全院校學生健康情況“日報送、零報送“。
無悔付出,暖心關愛,筑牢心理防線
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學工隊伍24小時在線遠程辦公,不分晝夜接收工作、發(fā)布信息、統(tǒng)計、核查、報送……大家放緩了與家人的團聚,第一時間利用各種通訊手段,進行學生信息的排查,核實學生的健康狀況,提醒學生做好隔離與防護。為了確保能夠隨時溝通學生的各種情況變化,手機、QQ、微信保持24小時在線,做到隨叫隨接。疫情無情人有情,1月24日除夕夜2017級湖北籍碩士研究生馮晶晶同學返校隔離,學院立即安排做好隔離期間生活安排。大年初二易振副書記為其送去了牛奶、水果等營養(yǎng)品,輔導員黃琳老師也為她寄送了生活用品,以供隔離期間使用。面對因疫情可能產(chǎn)生的各種心理問題,特別是獨自隔離、畢業(yè)生及留校學生等重點人群,輔導員24小時開展線上心理援助服務,幫助他們緩解因疫情產(chǎn)生的焦慮情緒,樹立抗疫積極心態(tài)。
輔導員堅守崗位
自防疫“阻擊戰(zhàn)“打響之日起,學工人一直堅持工作不掉線,踐行使命,筑牢防線,為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為扎實推進學生疫情防控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