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第十屆“尋找未來科學家班”第七課暨結業(yè)典禮在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會議室舉行。生科院相關負責人、任課教師代表出席了結業(yè)典禮。70位同學經過7次課程的科學探索,拿到了結業(yè)證書。
本屆“尋找未來科學家班”從3月啟動海選,從400余名報名者中選拔出70名學員組成“尋找科學家班”成員??破栈鼐陌才牌叽握n程,新開課比率達到42%,課程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多個領域;活動形式活潑多樣,充滿趣味性,既有理論課程,又有實踐操作,既有傳統的采茶、插秧等農作體驗,又有貼近生活的“動物會得什么病”。其中“合成生物學大揭秘”等課程為首次開設,由在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中五次摘得金牌的華農iGEM團隊授課。
畢業(yè)典禮上,周菲副教授作為教師代表發(fā)言,她說同學們通過活動不僅學到科學知識,更重要是體會到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她鼓勵同學們:“畢業(yè),是結束,也是開始。未來路還很長,你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span>
來自華中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王穎祺作為學生代表發(fā)言,她說,在三個月的時間里,時光老人送給了我三件禮物:第一個禮物是知識,我懂得了更多的科學知識,領略了更多的科學道理;第二個禮物是關愛,朋友間的互相幫助、友愛團結,老師和志愿者不厭其煩的教導,用汗水澆灌,用愛心培育;第三個禮物是喜悅,每一個科學實驗的背后都是汗水,做完實驗雖然辛苦,但成功后的喜悅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來自硚口區(qū)崇任寄宿學校田海瑞同學的媽媽作為家長代表發(fā)言,她講道,雖然每次開車過來單程要一個小時,但孩子每次都是早早來到校園,感受華農求真務實的科研精神。孩子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媽媽,我以后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樣,在這么大這么美的校園里讀書?!边@些活動在為孩子們播撒科學種子的同時,也傳播了“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的華農精神。
在結業(yè)典禮之前,我校轉基因水稻團隊陳浩副教授給孩子們帶來了最后一課“轉基因與我們的生活”。他通俗易懂地講解了轉基因技術的“前世今生”,相關產品的豐富功能,科學嚴謹的監(jiān)管過程,以及激動人心的發(fā)展前景。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同學們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來到轉基因水稻試驗田,充滿好奇地打量著基地。陳浩副教授向大家介紹:“基地四周的高墻,為了防止基因污染。網子罩著轉基因植物,是為了防止里面的蟲子逃跑,需要觀察蟲子吃了我們轉基因作物后的癥狀,來確定作物具有的抗性?!边B日大雨讓田里的水深快達到膝蓋,可同學們絲毫不畏懼,歡呼雀躍,紛紛踏入水田中,在志愿者的幫助下搖搖晃晃地走著,認真地插下一株株秧苗。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