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推進“一流本科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國高校本科教學正進入提高質量、內涵發(fā)展的新階段。學科的快速發(fā)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融入,給課程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為促進細胞工程課程建設和教學質量提升、加強各高校相關學科教學交流,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于2018年11月23日—25日在上海舉辦“高校細胞工程課程教學研討會”。全國30余所高校的近60位一線教師參會。我院《細胞工程》課程團隊柳俊、齊迎春、李運廣、周菲、鄒婷婷應邀參會并做報告。
《細胞工程》教學團隊負責人、湖北省教學名師柳俊教授做專題報告。她主要圍繞我校細胞工程的課程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與方法、教學資源建設以及教學科研互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介紹與交流。報告提出不同學??梢越Y合自身實際情況,根據本校特色和培養(yǎng)目標調整細胞工程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他以我校為例,介紹了細胞工程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為兄弟院校一線教師提供了示范與參考。
會議自由討論階段,各兄弟院校一線教師積極介紹本校理論和實驗教學經驗。我院生物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副主任齊迎春就細胞工程試驗課教學進行了口頭報告。她主要介紹了我校多年來開展細胞工程實驗教學活動的主要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評分方法和教學成果,著重介紹了今年來開展細胞工程相關虛擬仿真實驗的建設情況,引發(fā)了與會老師們的關注。大家初步探討了進一步合作開發(fā)虛擬仿真實驗課程和數字課程的可能性。
文:謝婷婷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