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燦爛,花香馥郁。11月5日上午,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組織本科生黨員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學習革命先烈事跡,踐行“兩學一做”。
辛亥革命紀念館別稱紅樓,紅樓背倚蜿蜒蛇山,襟帶浩蕩長江,紅磚紅瓦,盡顯革命圣地的莊嚴熊闊。紅樓是封建帝制的終點,也是中國共和紀元的開端,被譽為“民國之門”。
伴著講解員的講解,黨員們走進主樓參觀主樓會議廳陳跡,泛黃的紙張,革命志士用毛筆在紙張上書寫集賢令。來到孫中山先生演講的大堂,黨員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莊嚴肅穆的一刻,大堂左上方懸掛著中華民國的早期的軍旗又稱青天白日旗。它以紅色為底,主體為八角星,外環(huán)再環(huán)繞十顆星星,象征十八個最先宣布脫離清朝政府省份,圖案由紅底、黑九輪角和18顆小黃圓星組成。紅底、黑九輪寓意“鐵血精神”,表示決心用武力推翻清王朝的統(tǒng)治;黑九角代表《禹貢》中記載的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分布與九輪角上下的18顆小黃圓星,代表當時內地18省人民,示意國家統(tǒng)一、民族和睦、前途光明;圓星呈金黃色,表示與滿清對立之炎黃子孫。黨員們圍繞旗幟熱烈地討論著國旗的變遷。
主樓左側的導覽展廳陳列著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國外各政要為辛亥革命紀念館的題詞與合影留念。留影簽名,足見風采胸襟。賦詩題詞,彰顯藝術修為。其中1981年10月17日,孫中山孫女孫穗芳為紀念館的題詞“發(fā)揚孫中山先生愛國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統(tǒng)一而努力奮斗”。
雖然今日的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早已遠去,但14級黨支部預備黨員高麗潔表示:“我們不能忘卻歷史,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生活是我們當代青年人更是我們黨員的責任,通過尋訪歷史遺跡我們能了解更多革命先輩的故事,對我們黨員今后如何建設國家,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努力奮斗有重要意義。”
中華第一槍,解讀歷史。民國之門,蘊含未來期許。勿忘歷史,奮勇向前,生科院黨員們在紅樓前用照片記錄下他們的期許。
記者: 楊子薇? 攝影:袁玉雯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