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藥學院行政思政教工黨支部、制藥工程教工黨支部、和藥物科學系教工黨支部聯合一起開展了“行走中的黨史,南昌路紅色文化之旅”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黨員同志以國共合作時期上海執(zhí)行部為起點,參觀了復興公園馬恩廣場,上海中華職業(yè)教育社、科學會堂,新青年編輯部舊址暨陳獨秀故居,深入了解1920年至1925年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的光輝歷史。
?
黨員們來到位于南昌路100弄2號的中國共產黨發(fā)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這是一幢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兩層磚木結構舊式石庫門住宅。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就在這里出版刊物,翻譯馬克思主義著作,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全國范圍內的傳播;這里也是第一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誕生地,在這里提出了“按照共產主義者的理想,創(chuàng)造一個新社會”的革命目標,推動了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這里還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孵化地,為黨儲備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后備力量;這里更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發(fā)起地。
通過實地參觀,黨員們深刻體會了中國共產黨從看似平凡的漁陽里石庫門發(fā)起到今日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經歷的是一條披荊斬棘、不斷奔向共產主義理想的積極、光明但同時也充滿艱難險阻之路。作為新時代共產黨員和高校教師,大家紛紛表示要謹記建黨早期先輩們吸取先進理念的學習精神,勇于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投入社會革命的實踐精神,不斷進取,砥礪前行。作為教師黨員,更要不忘教書育人的初心,承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職責,堅持立德樹人培養(yǎng)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