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0日,華南理工大學高松校長在逸夫人文館二樓報告廳開講思政課:“賡續(xù)紅色血脈,投身科技創(chuàng)新——讓科學家精神引領未來前行之路”。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和學校相關工作部署,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于B6-207會議室設置分會場,20名同學在線收看了本次校長思政課。
高松校長結合珍貴的歷史素材、鮮活的校友事跡,并將百年黨史融匯其中,以“科學思潮起波瀾”、“一片冰心在報國”、“創(chuàng)新敢為天下先”、“論文寫在大地上”和“自立自強創(chuàng)未來”的脈絡,為我們講述了共和國七十年科技發(fā)展的艱辛歷程和前輩們篳路藍縷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中,展現出來的科學家精神和華園故事。他還叮囑同學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囑托,彰顯開拓創(chuàng)新、科技報國的本色,始終賡續(xù)精神、砥礪前行。
?“賡續(xù)紅色血脈,投身科技創(chuàng)新,”高松寄語廣大青年學子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在攀登科技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負時代重任時行勝于言,在真刀真槍的實干中成就一番事業(yè),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讓科學家精神引領未來前行之路。
聆聽完這一堂生動的思政課,同學們感觸頗深。2020級本科生生物技術強基計劃班的楊力嘉同學表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當今時代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隨之帶來的許多的機遇與挑戰(zhàn),如何抓住當前的機遇,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zhàn)就顯得尤為重要。少年強,則國強,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科學技術人員的中堅力量,我們在大學時期打牢科學基礎,為未來科技工作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span>
?“聽了高松校長的思政課,讓我對我校歷史與中國共產黨的建黨歷史以及新中國的科技發(fā)展史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2019級本科生生物工程班的王志成同學說,“先輩科學家們的奮斗與成果深深地激勵了我,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與光明的前途回國發(fā)展,其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當代所有青年學習?!?/span>
?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