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影響因子5.157)以長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線發(fā)表梁毅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工作發(fā)現(xiàn)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楊梅素可以減緩Tau蛋白液-液相分離,激活細胞自噬從而抑制Tau蛋白毒性,揭示了Tau蛋白相分離與細胞自噬調控的分子機制。
論文題為“Myricetin slows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 Tau and activates ATG5-dependent autophagy to suppress Tau toxicity”(楊梅素減緩Tau蛋白液-液相分離,激活ATG5依賴的細胞自噬,從而抑制Tau蛋白毒性),武漢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生命科學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戴斌為第一作者,梁毅教授為通訊作者。這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國家科技部的資助。
阿爾茨海默病(AD)是當今社會發(fā)病率最高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患病人數日益增多,Tau蛋白在神經元內發(fā)生病理磷酸化修飾和錯誤折疊形成有規(guī)則的纖維化聚集體(神經纖維纏結)是AD的重要病理特征。當前用于治療AD的途徑之一就是通過小分子(如天然黃酮類化合物)來抑制Tau蛋白在神經細胞中的積累。楊梅素是一種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神經保護等多種生物活性和功能。Tau 的液-液相分離可以導致其在神經細胞中的聚集,而Tau聚集體可以被自噬降解。然而,尚不清楚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是否可以調節(jié)Tau液滴的形成,以及是否可以促進自噬和Tau清除。
在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PDI)調控Tau蛋白相分離和毒性前期工作(2020年3月27日發(fā)表于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中,梁毅教授研究團隊揭示了PDI對Tau蛋白液滴形成、聚集和毒性的調控機制及其在AD中的作用,闡釋了PDI及其巰基亞硝基化修飾調節(jié)Tau相分離并引發(fā)疾病的分子機制。
在該項研究中,梁毅教授研究團隊運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和熒光漂白恢復方法,報告了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楊梅素不僅顯著減緩了全長Tau蛋白的液-液相分離,將平衡相邊界遷移到更高的蛋白質濃度,而且還顯著抑制了神經細胞中 Tau蛋白的病理磷酸化修飾和錯誤折疊,并阻斷Tau聚集引發(fā)的線粒體損傷和細胞凋亡。同時,該研究團隊運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跡等方法,發(fā)現(xiàn)楊梅素可以穩(wěn)定神經細胞中Tau和自噬相關蛋白5(ATG5)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促進病理磷酸化修飾Tau的清除,間接限制Tau聚集。這項工作的實驗結果表明,這種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抑制mTOR通路,激活了ATG5依賴的Tau自噬,并幾乎完全抑制了神經細胞中的Tau蛋白毒性。
這項工作的研究結果首次揭示了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對Tau蛋白液滴形成、細胞自噬和Tau蛋白毒性的調控機制及其在AD中的作用,彌合了神經細胞中Tau蛋白的液-液相分離與聚集之間的差距,因此楊梅素作為AD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潛在藥物,在減緩Tau液-液相分離和激活細胞自噬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并使得發(fā)展新的基于抑制Tau相分離與激活自噬的AD治療藥物成為可能,為Tau蛋白相分離與細胞自噬調控機制奠定了分子基礎,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楊梅素顯著減緩了全長Tau蛋白的液-液相分離
▲ 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楊梅素激活ATG5依賴的自噬,來清除病理磷酸化修飾Tau
▲ 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楊梅素減緩Tau蛋白液-液相分離,激活細胞自噬從而抑制Tau蛋白毒性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bc.2021.101222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