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課程思政的全面建設,更好地發(fā)揮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的引領帶動作用,2021年12月10日,由研究生院和本科生院主辦,農業(yè)與生物技術學院承辦的“浙江大學課程思政工作坊”之農業(yè)生命環(huán)境學部課程思政專題培訓交流會順利舉行?;顒友埩宿r學院黃鸝教授和李斌教授以釘釘直播的形式進行了課程思政教學的心得分享。來自農生環(huán)學部及其他院系教師80余人參加了本次專題培訓交流會。活動由農業(yè)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陳云教授主持。
陳云副院長首先介紹了本次交流會的背景,他指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重要論述的重要舉措,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任務。學校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工作,成立了浙江大學課程思政工作坊,制定了浙江大學課程思政質量規(guī)范等相關文件來保障課程思政建設取得實效。任少波書記指出:煲好富含“思政之鹽”的“育人湯”,既有賴于授課教師“掌好勺”,又取決于教學內容“配好方”,更要學校各方“搭好灶”。希望全體教師以更高的站位認識課程思政的時代價值,以課程思政建設為牽引,全面提升立德樹人的質量和水平。
黃鸝教授是浙江省一流課程和浙江省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園藝植物育種學》負責人、2021年獲得浙江大學首屆高校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課程思政”專項賽一等獎,此次分享主題是《基于問題的<園藝植物育種學>探究式教學模式探索》。她從教學思路、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等方面分享了在《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中全過程實施課程思政教學的經驗和體會。在備課階段,建立契合課程主要內容的思政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中將課程知識點融入對應的思政點。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堂多媒體講授、MOOC、微視頻、專家報告、基地實踐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通過小班化討論互動、實踐體驗、實地考察、線上自學等方式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創(chuàng)新思考能力,實現(xiàn)教學相長。該課程在探究式教學的基本框架與模式下,探索了問題情景式教學方式和開放式的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課程教學的“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挑戰(zhàn)度”,凸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引導學生深度參與教學過程。
李斌教授是校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植物檢疫學》負責人、受聘校卓越教學崗、為校課程思政工作坊成員。他以農業(yè)生物類課程為例分享了“堅守三農初心,頂天立地,筑牢國家生物安全防線”課程思政教學體會。李斌教授提出,課程思政建設在融洽導學矛盾、培養(yǎng)科學精神、塑造健康人格、增強民族自信等方面的必要性,國家、學校、學院重視課程思政建設,而課程思政的關鍵在于教師。隨后李斌教授以浙江大學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基因操作原理》《植物檢疫學》為例,分享了開展課程思政的切入點、實施路徑方法,在基礎課程、實踐課程中落實課程思政教學的側重點及優(yōu)勢。
本次交流活動會議是農學院首次以在線形式開展“課程思政”專題培訓活動,與會教師相聚云端共同探討僅僅是學院“課程思政工作坊”工作的開端,為廣大教師做好“課程思政”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和啟示。農學院將繼續(xù)提高站位,以更加務實的態(tài)度和有效的措施,重點抓好課程思政分類分層推進、教師能力提升、資源共建共享等工作,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內涵式發(fā)展,打造更高水平人才隊伍體系,培養(yǎng)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層次農科創(chuàng)新人才。
?
農學院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
農學院課程思政工作坊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