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5日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瀏覽次數: 0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五日電 題:中國需要像尋找體育苗子一樣尋找研究創(chuàng)新人才
“中國如果像尋找體育苗子一樣尋找研究創(chuàng)新人才,就能取得和競技體育一樣的成功。”十四日下午在此間參加“中國計算機科學二0二0研討會”的世界頂級計算機學者不約而同地表達對中國體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欣賞,引起了與會者的會意笑聲與思考。
這些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計算機科學領軍人物毫不懷疑,亞洲唯一的計算機領域最高獎項“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提出的目標——“清華大學到二0二0年建立世界一流的計算機系”能夠實現(xiàn),但也指出這其中需要資金、人才、政策方面的支持。
? |
其中,尋找人才、培養(yǎng)人才成為與會者最關心的話題。有著十三億人口的中國不缺乏人才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但是如何發(fā)現(xiàn)人才特別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日新月異的計算機領域至關重要。來自斯坦福大學的女教授Paphne Koller提到了中國最近十幾年在體育領域的成功:“在中國各地找到最適合這個項目的年輕人從小加以科學訓練,十幾年后把他們中的佼佼者送到奧運會賽場上就能獲得金牌。”“如果花一點時間在全國尋找計算機領域有潛力的人才,對他們進行教育培養(yǎng),就能獲得和體育領域一樣的成功。”
這一觀點得到了卡梅隆大學Raj Reddy的贊同。他認為發(fā)現(xiàn)人才做得最成功的是中國,中國的學生也有許多在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獲獎,表現(xiàn)出很高天賦,奧數和計算機不遠,他們也愿意轉行,但怎么轉行在中國還是一個問題.這也給計算機人才選拔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
人才在中國到處都有,但機遇不是到處都有。這是這些美國計算機教育者站在旁觀者角度看得更清楚的一個事實。“在中國邊遠農村的年輕人可能沒法和城市學生一樣取得較好的學分成績,但不意味著他們的智商低,所以更需要教育者花時間和精力去尋找這樣的潛在人才,例如通過遠程教育。”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Michael Rabin教授如此建議。
“中國未來十年需要一流的計算機人才毋庸置疑”;“清華未來定能幫助建立中國的‘硅谷’,推動人才、思想創(chuàng)新”;“引領未來五十年新技術的國家就是引領世界的國家。”與會的外國專家如此預測。
而清華大學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教授姚期智說,如何構建院系和培養(yǎng)學生在西方已經很成熟,但在中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還有一定局限。他為此做出的實踐是在清華大學本科生中成立了“姚班”,從中選擇最有潛力的人才為引領未來做準備。
(記者 馬海燕)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