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9日 來源: 清華新聞網 瀏覽次數: 0
圖片說明:姚期智教授做報告 攝影 郭海軍
【新聞中心訊 記者 周襄楠】“至少在2000年以前,愷撒大帝就曾用過一種代換式的密碼。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加密的方法也越來越受挑戰(zhàn)。”11月27日,圖靈獎獲得者、我校講席教授姚期智在主樓后廳引領在場的清華師生進行了一次“現代密碼學探秘”,不少同學是坐在臺階上或者是站著聽完這場報告的。
不同于專業(yè)學術報告,作為校團委科創(chuàng)中心主辦的“與科技前沿全接觸”科普系列的第10講,姚先生在報告中并沒有引述大段的定義和概念,而是講了很多的例子和趣事:在拍賣場上的斗智斗勇,兩個有錢人的比富,如何能夠用復雜的參數對付狡猾的奸細……
不管你以前是否對密碼學有所了解,你都可以跟著姚先生生動活潑的講述走進現代密碼學的殿堂,驚呼:原來密碼學在經濟、數學、計算機、物理、工程等領域有這么廣泛的應用,原來這么有意思!
姚先生在報告的最后一部分向學子們提出了一個更加前沿的名詞:量子密碼學。
“量子計算機這種構想在幾十年之后就可以變成現實,那時候很多加密的方式就不安全了,有沒有一種加密的方法可以在量子計算機存在的情況下依然成功?”他隨后同樣用了一個例子,講述了在量子計算機時代信息傳遞者是如何防備奸細的探測的。
報告之后,學子們對姚先生展開了問題“轟炸”,甚至在提問時間結束之后團團圍住他一起爭論,姚先生在報告后短暫的采訪中提到:“清華的同學們都很優(yōu)秀,我在清華呆了一段時間之后還是這樣認為,他們的問題和想法都是很有道理的。”
問及為什么選擇來給同學們做一場科普性質的報告時,姚先生說:“我在學生科創(chuàng)中心的邀請函中看到,這是一個非常有水準的、精彩的系列報告,能讓同學們接觸到科學的前沿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很愿意去做。至于我為什么在演講中沒有去講很多的定理和概念,而是講了很多實例,是因為科學的根是在應用上,所有學問最基礎的部分都是來自于生活,我想把這個道理告訴大家。”
姚先生現在在講計算機理論領域的一門研究生專業(yè)課,他透露了自己將在明年秋季學期給本科生講課的想法:“雖然還沒有和教務部門溝通,但是我已經有了給大三、大四的同學們講《理論計算學》課程的構思,因為這門課程在很多國際知名的大學里都有,教學和研究是有密切關聯的,而國內的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剛剛起步。”
一位電子系的同學說:“來聽姚先生的報告主要是想看看這樣的大師是怎么考慮一個科學上的問題的,他的思路是什么,這些對我的啟發(fā)都很大。”
姚期智出生于1946年,1972年獲得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1975年獲得伊利諾斯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以后一直在麻省理工、斯坦福、伯克利、普林斯頓等著名大學任教,1998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去年10月成為我校講席教授,今年9月成為我校的全職教授。他是一位博學多才的理論計算機科學家。
圖片說明:報告會之后姚期智教授和同學們交流 攝影 周襄楠
(編輯 魏磊)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