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組裝由于在生物醫(yī)藥、納米科技、生物傳感、仿生細胞等領域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然而,傳統(tǒng)的聚合物自組裝是一種后組裝(post-self-assembly)方式,其合成和組裝的過程一般是分開的,存在操作步驟較為繁瑣、耗時、組裝濃度低等缺點,不符合規(guī)?;纳a(chǎn)的要求。
近年來,Armes等人開發(fā)了一種原位自組裝方法,即聚合誘導自組裝(polymerization induced self-assembly, PISA)。這種方法可以在高濃度下一鍋法制備聚合納米粒子,具有產(chǎn)量高、操作簡單易行等優(yōu)點。但是這種方法目前僅局限于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聚合(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RAFT),并且適合于PISA的單體種類有限。
?
基于此,復旦大學高分子學科系閆強課題組開發(fā)了一種新型的光引發(fā)原位自組裝方法(Light-Initiated In-Situ Self-Assembly),并且取名為LISA。僅以末端功能化的均聚物為起始原料,在光控作用下在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劑中發(fā)生“一鍋”點擊原位自組裝。該方法不僅適用于雙組分系統(tǒng),而且適用于多組分系統(tǒng)。通過調(diào)整初始組分的濃度和光源波長可以制備出多種不同的形貌的組裝體。該方法避免了后組裝方式操作步驟繁瑣、合成復雜的缺點,克服了PISA的單體和聚合方法的局限性,有希望成為第二類通用的原位聚合物自組裝策略。
該項研究已在線發(fā)表在Macromolecules上(詳見Liang Chen, Miaomiao Xu, Jun Hu*, and Qiang Yan*. Light-Initiated in Situ Self-Assembly (LISA) from Multiple Homopolymers. Macromolecules 2017, 50, 4276?4280. DOI: 10.1021/acs.macromol.7b00505),并選為Most Read Articles。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第一單位, 16級博士生陳亮為第一作者,閆強為文章通訊作者,其中分子設計部分得到中科院長春應化所胡君副研究員的大力支持與幫助。
論文鏈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macromol.7b00505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