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知名期刊Molecular Therapy在線發(fā)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長聘副教授楊選明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USP22?deficiency in melanoma?mediates resistance to T cells?through IFNγ-JAK1-STAT1 signal axis”。該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USP22可以直接去泛素化STAT1,通過IFNγ-JAK1-STAT1信號調(diào)控對T細胞殺傷的耐受。為克服腫瘤免疫治療不響應提供了新的靶點,為闡述腫瘤免疫耐受提供了新機制。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楊選明為通訊作者,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李民、科研助理徐艷芹為共同第一作者。
免疫檢驗點阻斷治療是目前針對臨床轉(zhuǎn)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僅有~30%的患者對治療有效,~70%病人無效。探究免疫檢驗點阻斷治療在黑色素瘤患者治療中的耐受機制已迫在眉睫。
研究者在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16-OVA中用CRISPR-Cas9介導的全基因組敲除技術構建了全基因組敲除的細胞模型,并通過OT-I T細胞體內(nèi)、體外殺傷篩選出潛在的耐受基因USP22。進一步探究其耐受機制發(fā)現(xiàn),USP22通過去泛素化增強STAT1的穩(wěn)定性,進而調(diào)控IFNγ-JAK1-STAT1信號通路。同樣,USP22在人的黑色素瘤細胞中也通過去泛素化增強STAT1的穩(wěn)定性。
?
該研究發(fā)現(xiàn)USP22調(diào)控T細胞殺傷耐受的新機制,不僅在完善USP22的功能上有重要的意義,也為尋找新的耐藥靶點和免疫檢驗點阻斷治療的聯(lián)合治療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持。
該項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2016YFC13034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901689、8197146和81671643)和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專項資金的資助。
本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ymthe.2021.02.018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