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軍教授實驗室12月10日在Cell Reports雜志在線發(fā)表了研究成果“p53 Protects Cells from Death at the Heatstroke Threshold Temperature”。該研究揭示了抑癌基因p53在中暑閾值高溫下保護細胞存活及其分子機制。
抑癌基因p53是一個轉(zhuǎn)錄因子,在50%人類癌細胞中發(fā)生變異,在正常情況下并不活躍,但在多種脅迫下比如:DNA損傷、腫瘤基因高表達、饑餓、低氧、過氧化、高溫等,被激活。激活后可以主導大量基因表達和沉默,這些基因不僅與控制細胞周期和誘導細胞凋亡相關,而且有些可直接參與損傷修復,損傷比較輕的細胞,將停止細胞分裂,進行損傷修復,損傷嚴重的細胞p53將促使它走向凋亡,從而確保機體遺傳物質(zhì)的穩(wěn)定性,所以p53在損傷反應途徑中處在一個非常中心的位置。p53突變不僅容易導致腫瘤發(fā)生,而且p53突變的癌細胞對于化療和放療極不敏感。
40oC對于大多數(shù)生命來說,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溫度,當人體核心溫度高于40oC時就會引發(fā)中暑,這是由于過熱會引起細胞死亡,從而導致中樞神經(jīng)和器官衰竭。已發(fā)表的文獻顯示p53在41.5oC以上高溫下,起著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但p53在40oC及以下次高溫中起什么作用還不得而知。該項報道利用斑馬魚和人的細胞系兩種模式體系,研究發(fā)現(xiàn)在40oC下,與誘導細胞凋亡功能相反,p53通過抑制過度熱激反應來促進細胞存活,并揭示在兩種不同高溫下p53行使相反功能的分子機制。
在40oC次高溫下,細胞啟動熱激反應,熱激反應轉(zhuǎn)錄因子Hsf1提高Hsc70和Hsp90的表達,一方面Hsc70通過伴侶蛋白介導的細胞自噬(CMA),來促進錯誤折疊或多余蛋白的降解;另一方面,Hsp90通過蛋白互作,但
磷酸化,來提高p53的穩(wěn)定性,從而激活p53,沒有磷酸化的p53與Hsf1啟動子結合抑制該基因的表達,降低Hsc70介導的蛋白降解,這樣維持細胞穩(wěn)態(tài),促進細胞存活。如果在此種溫度下,p53失去功能,那么就會產(chǎn)生過激的熱激反應,就會積累過多的Hsf1和Hsc70蛋白,這樣就會造成過多Hsc70介導的蛋白降解,細胞就會死亡;在43oC超高溫度下,誘發(fā)DNA損傷反應,ATM被激活,ATM通過對p53 S37位絲氨酸磷酸化,來穩(wěn)定p53蛋白并激活其轉(zhuǎn)錄功能,磷酸化p53不與Hsf1的啟動子結合,僅與細胞凋亡蛋白Bax基因的啟動子結合,促進其表達,誘導細胞凋亡。
此外,小鼠腫瘤移植實驗顯示,40oC處理能夠顯著p53-/-腫瘤生長,但對p53+/+細胞沒有多大影響,并且這種處理對于小鼠的正常組織也沒有明顯的影響。這項研究對于p53-/-癌癥病人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論文第一作者單位,陳軍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浙江大學邵逸夫醫(yī)院談偉祥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陳軍實驗室博士生龔璐為該論文第一作者。該項目得到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全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19.11.032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