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 Stromal Niche as Regulator of Stemness and Metastasis
報告人:康毅濱?教授
工作單位: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
時間:2019年10月21日(星期一)上午9:00
地點:生命科學學院多功能會議室??????????????????????????
邀請單位:生命科學學院,陳禮明課題組
報告人簡介:
康毅濱博士現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終身講席正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 Professor of Molecular Biology)及新澤西腫瘤研究所副所長。康毅濱1973年出生於福建龍海。中學時曾就學於福建龍海一中和國家教委北大附中理科試驗班。1990年獲全國化學競賽一等獎并入選第2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同年保送復旦大學遺傳學系。1995年大學畢業(yè)后赴美國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博士畢業(yè)后加入史隆.凱特林癌癥研究中心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在美國科學院院士瓊.馬薩戈(Joan Massague)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探索癌細胞惡性擴散的分子機理,并做出開創(chuàng)性研究成果。從2004年九月起被聘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助理教授, 2010年初晉升為終身副教授。2012年康毅濱博士被破格提前晉升為終身講席正教授 (Endowed Chair Professor), 創(chuàng)下該系歷史上從助理教授晉升到講席正教授最快記錄??狄銥I為國際癌轉移學會現任主席(2016-2018),美國癌癥研究學會腫瘤微環(huán)境分會主席(2018), 以及華人生物學家協(xié)會候任主席(2018-2020)。
康教授研究工作的重點是關于乳腺癌擴散的分子機理。他建立了一系列先進的小鼠模型, 并結合基因組,分子生物學,活體成像技術等高技術手段尋找與癌癥復發(fā),轉移,以及抗藥性有關的基因,并深入進行功能方面的研究。從赴美留學至今,康毅濱在<<細胞>>,<<科學>> <<癌細胞>>, <<自然醫(yī)學>>, <<自然細胞生物學>>等世界頂尖科研刊物發(fā)表了150余篇論文??到淌诘难芯抗ぷ饕咽艿缴镝t(yī)學界和醫(yī)藥界同行廣泛關注并由此獲得許多榮譽??狄銥I於2006年獲美國癌癥學會研究學者獎和美國國防部希望學者獎。2011年榮獲維爾切克創(chuàng)新獎 (Vilcek Prize for Creative Promise)生物醫(yī)學獎。這是中國大陸出生的科學家第一次獲此殊榮。Vilcek創(chuàng)新獎頒發(fā)給在美國以外出生的38歲以下的杰出藝術家和生物醫(yī)學科學家,獎勵其在職業(yè)生涯的早期階段展現出的非凡創(chuàng)意和對美國社會做出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 2012年康毅濱獲美國癌癥研究學會(AACR)杰出貢獻獎。2013年康毅濱獲華人生物學家協(xié)會杰出青年科學家獎, 2014年獲美國骨研究學會Fuller Albright獎, 美國癌癥研究學會(AACR)乳腺癌研究杰出科學家獎(為首位獲獎的亞裔科學家), 以及國際癌轉移學會Josh Fidler成就獎, 并當選為該學會首位華裔主席。2016年杜克大學研究生院90周年院慶時,康毅濱成為首批入選杜克大學研究生校友名人堂(Few-Glasson Alumni Society)的三位杰出校友之一。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