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邀請,浙江省生態(tài)學會理事長丁平教授于2016年12月9日晚七點,在生科院三樓圓形報告廳作了題為“千島湖森林鳥類多樣性的時空格局”的學術報告,生科院80多名師生聆聽了本次報告。??蒲性焊痹洪L戴傳超教授主持了報告會。
丁平教授是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中國動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理事長,浙江省生態(tài)學會理事長。主要從事生態(tài)學、動物學和保護生物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特別是在鳥類生態(tài)學和瀕危動物保護生物學等領域開展了較為長期的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項目60余項,在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Journal of Biogeography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20余篇,參加15本著作與教材的編寫?,F(xiàn)為《Avian Research》副主編、《生態(tài)學報》責任副主編和《生物多樣性》編委。
報告會上,丁教授首先介紹棲息地喪失與片段化帶來的嚴重后果,并提出物種多樣性的時間與空間格局及其維持機制、物種共存機制、物種與物種多樣性對棲息地片段化的響應這三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修建水庫形成的人工陸橋島嶼是研究棲息地片段化和生態(tài)學的良好研究平臺,中國千島湖位于全球八大研究平臺前列。進一步就千島湖棲息地片段化對森林鳥類群落的物種多樣性、功能多樣性、β多樣性、群落聚居規(guī)律、群落物種周轉率的影響進行介紹。報告內容引起與會師生的強烈興趣。報告結束后,多名師生與丁教授就具體的科研模型構建以及該模型的應用局限性進行了深入交流。報告會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袁潔報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