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5日下午三點,在仙林校區(qū)行知樓生命科學學院三樓圓形會議室,生命科學學院春季學期學術交流系列講座如期舉行。余多慰教授帶來的“生命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建設”的學術報告壓軸登場。生命科學學院生化所所長張雙全教授主持了此次報告會,部分教師及學生聆聽了本場報告。
余多慰教授的報告從共享儀器設備條件建設的指導思想、“優(yōu)質資源建設”的目標任務談起,并通過豐富的圖片詳細介紹了我院實驗中心的條件現狀。目前,我院有實驗用房7200平方米,設備共有2000臺/套,總值達到2223萬元。分別與Bio-Rad公司、Motic公司、Nikon公司聯(lián)合共建了3個實驗室。教學實驗室建有研究生教學實驗室(2007年,2010年)、SRT(大學生科研訓練)實驗室(2009年)、生物工程(生物制藥)實驗室(2009年)、生態(tài)學實驗室(2010年)、海洋生物資源實驗室(2010年,房屋)、生物技術制品研發(fā)與產業(yè)化過程模擬訓練實驗室(2011年)??蒲袑嶒炇医ㄓ锌蒲袠吮臼遥?/span>2007年)、透射電子顯微鏡(2008年)、同位素室(2009年)、激光共聚焦顯微系統(tǒng),TIRF顯微系統(tǒng)(2010年)、DNA測序(基因分析)儀(2010年)、蛋白質組學技術平臺(2011年)。學院還建有約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植物生物學教學研發(fā)基地、1009平方米的封閉式標本館、390平方米的開放式展覽大廳。
報告還介紹了我院重大科研儀器的使用情況,并將努力建立公共技術服務的設備支撐體系,加強公共技術服務的技術支撐隊伍建設。并通過借鑒國內同類學院經驗,探索建立適合我院的有效工作模式和設備管理方式。
報告會后,與會教師就公共大型儀器的對外開放、植物現代化溫室的使用、標本館的現狀、中試基地(實訓車間)具體情況、蛋白質組研究平臺的現狀等方面與余多慰教授展開交流和討論。與會教師均表示參加本次學術交流活動受益匪淺。
在熱烈的掌聲中本次學術報告圓滿結束,本學期系列學術交流活動也落下帷幕。
(生科院/??。?/span>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