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tài)共價鍵在動態(tài)組合化學、響應性材料、自修復材料等體系中具有很多的應用。其中,自修復材料由于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修復自身損傷,實現材料的循環(huán)利用,減少損耗,同時減少回收的成本,因此在材料科學中廣受關注。發(fā)展新的、溫和的修復響應體系,也是自修復材料發(fā)展的一個重點。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科技部的支持下,我系許華平教授課題組利用該組所發(fā)展的可見光激活的雙硒動態(tài)共價鍵(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6781),制備了可見光響應的自修復材料。通過將短鏈的雙硒鍵二醇單體、長鏈的聚四氫呋喃,與甲苯二異氰酸酯按不同比例進行聚合,成功制備了一系列含有雙硒鍵的聚氨酯彈性體。這些彈性體具有在可見光下實現自修復的能力,由于含有的雙硒鍵比例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學性能和修復能力。在溫和的可見光照條件下,該材料即可實現較好的自修復。而如果在施加壓力情況下光照,材料可以得到更好的自修復效果。由于可見光可以以激光的形式引入,而激光具有高光強、遠程可控的優(yōu)點,利用激光對材料進行修復,可以實現更加高效、更加迅速的遠程自修復過程。隨著激光的廣泛應用,遠程可控的自修復也有了許多潛在應用:對于難以到達進行修復的體系,可以利用激光在遠程進行修復,如氣象氣球等在空中使用的物品等。通過向該材料內引入功能物質,如石墨烯、金屬微納米線、催化劑等,遠程可控的功能修復也有望實現。該工作已發(fā)表在材料學期刊《先進材料》(Adv. Mater. DOI: 10.1002/adma.201503661)上。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