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號和4月8號下午,廈門大學生物醫(yī)學研究院鄭立謀博士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場關于個體化治療(Personalized Therapy)的精彩講座。
由于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患同一疾病的不同病人可能對同樣的治療方案具有不同的反應,因此個體化治療是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這個領域中發(fā)展出來的新興學科,藥物遺傳學(Pharmacogenetics)和藥物基因組學(Pharmacogenomics),其目標是研究藥物反應和治療效果存在個體差異的分子機制。鄭老師將個體差異的分子基礎概括為4部分,包括藥物的吸收、藥物的代謝(I期和II期)、將藥物運進細胞的載體、影響藥物活性的酶。這是報告的第一部分。
如何針對個體差異的這些分子機制來設計藥物?這是報告的第二部分。鄭老師以腫瘤的靶向治療(Targeted Therapy)為例,圖文并茂、深入淺出的介紹了靶向治療的分子基礎和設計策略。傳統(tǒng)的治療是對病下藥,而靶向治療則是對“靶”下藥,它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可以降低治療的副作用,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而且靶向藥物可以口服,因此病人可以不住院而進行治療。鄭老師分別以血液腫瘤(白血?。┖蛯嶓w瘤為例,介紹了目前較為成熟的幾種靶向治療藥物以及相應的分子機理。由于癌癥發(fā)生的多種信號通路之間存在cross-talk,對一條信號通路的抑制可能被其他通路所補償,因此靶向藥物的設計有從“單一靶點”向“多靶點”發(fā)展的趨勢??偟膩碚f,把疾病分子機制的研究成果轉化到臨床應用上,這就是轉化醫(y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根本目標。
在報告的最后,鄭老師耐心的回答了與會師生們提出的問題,并就腫瘤干細胞的治療、靶向治療的藥物設計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
??????????????????????????????????? ???????????????????????????????????李志鵬 撰稿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