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5月10日電(龐雪汀)5月9日,南京大學第二屆“青年學者前沿論壇”在寧開幕。來自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劍橋大學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0余位青年才俊齊聚南大,圍繞國際前沿學術領域和熱點問題展開交流討論、共話未來。
據了解,今年的青年學者前沿論壇與此前相比,更加重視信息的互通,首次采取線上形式報名,宣傳渠道更加多樣,報名人數更多。本次論壇吸引了2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50余位青年學者報名,其中來自泰晤士報世界排名前200位高校的報名者就超過 300人。經過仔細考量,南大最終邀請了200余位青年學者參會,其中約70%的學者屬于自然科學領域,約30%的學者屬于人文社科領域,“90后”參會人員超過10人。
在論壇開幕式現場,南京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呂建向各位青年學者發(fā)出邀約。他說,南京大學是一所享譽海內外的百年名校,曾經走出了6位兩彈元勛、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260多位兩院院士,造就了注重內涵發(fā)展、引領風氣之先的中國著名學府。南大擁有國內一流的科研環(huán)境與學術平臺,各項辦學指標和綜合實力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2017年南大入選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建設名單,15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2018年南大16個學科進入美國“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全球1%。來到南京大學工作,你一定能夠獲得更高的起點、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寬廣的平臺。
據南京大學人力資源處處長王振林介紹,南京大學人才引進工作一直緊緊圍繞學科建設與發(fā)展的需求展開,為學?!半p一流”建設構建強有力的人才隊伍支撐。南京大學已培養(yǎng)出一支實力雄厚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各類在崗高層次人才占學校專任教師總數比例高達26%。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隊伍中已有2人當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6人獲得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3人擔任青年973首席專家。南大的青年人才隊伍朝氣蓬勃、具有國際競爭力。五年來,學校引進了328位人才,其中包括2位院士、76位“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在內的128位有頭銜的教授、副教授;學校還自主設立了“登峰人才支持計劃”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引進和培養(yǎng)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等相當層次的領軍人才,登峰計劃囊括了校外引進人才和校內人才,不局限于有海外學習、工作經歷的人員;目前,該計劃已經實施了4個批次,引進和培養(yǎng)了115人。“我們發(fā)現,新引進的青年人才研究水平很高、合作精神很強。比如當一個學院里有五六個‘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時,他們會非常樂意一起合作,并不在意誰是第一作者或是第二作者,因此他們這些年合作產生了很多頗具影響力的成果?!蓖跽窳终f。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張辰宇表示:“我們是因為‘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的學科方向和各方面能力而引進他們,而不是因為‘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這個帽子而引進他們。這么多的年輕才俊能夠加入我們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體現了兩件事,一是南大生命科學院在學界是具備較強影響力的;二是在引進人才方面我們做得更專業(yè)。我們提倡站在人才的立場上為他們提供便利,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觀念的轉變。為此我們專門成立了人才引進辦公室,我們的副主任和兩位委員都是‘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他們在被引進的過程中,曾經有過一些親身的體驗,這就使得他們現在能夠感同身受,站在人才的立場上進行更多的考慮;同時,‘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這么好的苗子也需要我們培育和引導,我們會讓引進人才和我們自己培養(yǎng)的人才都有一個長遠的計劃,讓他們在一個共同的起跑線上競爭,給他們同樣的平臺和條件。我們可以自信地說,把‘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引進來,不是請他們來幫助我們,而是我們共同成長,有了這份自信,我們反而會吸引更多更好的,符合我們學校和學科發(fā)展的人才進來,使我們變成一個互相促進、共同成長的結合體。”
近年來,在南京大學良好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支持下,一大批青年人才相繼加盟學校并快速成長為教學科研工作的領軍者。譬如學校首批“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王欣然,在來到南大工作后的短短五年里,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并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是中國最年輕的長江學者之一。截至目前,南大“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中已經有2人獲得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6人獲得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3人擔任青年973首席專家。
據悉,本次論壇共設置了數學、物理、大氣科學、人文學科科學、社會科學、數理科學、天文、化學、信息科學、地學、生命科學、工學等29個分論壇。期間,與會青年學者還將參觀南大校園,考察相關實驗室、南大和園社區(qū)及幼兒園、中小學等配套設施。論壇為期三天,是南大116周年校慶系列學術活動之一。
來源:新華網(http://www.js.xinhuanet.com/2018-05/10/c_1122814353.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