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5月20日,南京大學115周年生日之際,生命科學學院迎來了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的40余名師生代表, 舉辦了以“燦爛五月 放飛科研青春夢”為主題的2017年優(yōu)秀本科生BUDS南京大學站活動。據悉這是繼復旦學、中南大學后,遺傳協(xié)同中心兄弟高校本科生科研交流活動的第三站。
20日下午1:30,,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盧山教授在生科樓A430會議室為與會師生作了生命科學學院的院史介紹。盧老師以時間為主線介紹了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歷史沿革,講述了前輩們在為生命科學學院發(fā)展奮斗過程中的感人事跡。
隨后,生命科學學院執(zhí)行院長華子春教授為同學們帶來了題為“腫瘤與細菌”的科學講座,華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結合,以一株對腫瘤有著良好靶向作用的細菌為引子,深入淺出的講述了有關腫瘤和細菌相關的研究進展和成果。講座結束后,華老師還與同學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互動。
短暫休息后,同學們在陳東琛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南京大學醫(y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設施齊全先進,與國內外同行一直進行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研究,在生物醫(yī)藥技術研究方面一直保持優(yōu)勢和特色。陳老師為同學們詳細的介紹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發(fā)展歷史、師資力量和研究現況,還引導同學們參觀了實驗室的儀器設施。
5月21日,同學們來到了位于南京國家高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的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副所長嚴俊老師介紹了模式動物研究所的建立背景、發(fā)展歷程和主要研究成果,同時歡迎各位同學參加模式動物所的夏令營。
接著,同學們參觀了模式動物所里緊張有序的實驗室、悠閑舒適的休息室、體育館、書房等空間,了解了在緊張的科研工作之余,研究人員保持好生活與科研平衡的秘訣。隨后同學們還跟隨老師參觀了實驗動物,包括果蠅、斑馬魚、線蟲、蠑螈和小鼠,并對它們進行簡單的了解。
午休后,同學們在各自研究成果的海報前向與會的老師和同學們介紹自己的研究項目和科研體悟,相互溝通交流學習。整個交流活動在熱烈的學術討論氣氛中圓滿落下帷幕。
通過此次的交流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們對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有了較深的了解,在互相的交流溝通過程中收獲了老師專業(yè)的指導和同學們的建議,同時,在美麗的南京大學收獲了真摯而深厚的友誼。
(文/祝安琪 ?圖/江豪杰)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