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4日,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IF=5.067)在線發(fā)表了梁毅研究組在人朊病毒蛋白的聚集與相分離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論文題目為“Neutralizing mutations significantly inhibit amyloid formation by human prion protein and decrease its cytotoxicity”(中和性突變體顯著抑制朊蛋白的相分離和聚集并降低其細胞毒性)。
由朊病毒蛋白(PrP)在體內發(fā)生錯誤折疊所導致的傳染性海綿狀腦?。ㄓ址Qprion疾?。┦且环N慢性并可在多種哺乳動物之間傳播的致死性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Prusiner S. B.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8, 95, 13363-13383;Soto C. Trends Biochem. Sci. 2011, 36, 151-158;Prusiner S. B. Science 2012, 336, 1511-1513)??茖W家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自然發(fā)生的保護性多態(tài)位點G127V PrP可以顯著減弱prion疾?。ˋsante E. A. et al. Nature 2015, 522, 478-481),但其分子機制仍不清楚。在朊蛋白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武漢大學生科院梁毅教授團隊于2020年2月14日在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雜志以長文(Article)形式發(fā)表論文,發(fā)現(xiàn)G127V PrP中引入的疏水鏈顯著抑制了朊蛋白的液-液相分離和淀粉樣纖維的形成,突顯了G127V PrP多態(tài)位點的保護作用。梁毅課題組進一步在同一位置引入了不同疏水鏈的氨基酸(Ile),發(fā)現(xiàn)G127I PrP與G127V PrP具有相似的保護作用。其實驗結果表明,這兩種中和性突變體(G127V PrP和G127I PrP)顯著降低了由朊蛋白纖維形成、線粒體損傷以及ROS升高所導致的細胞毒性。上述研究闡釋了朊蛋白中天然保護性多態(tài)位點的細胞分子基礎,使得發(fā)展新的針對prion疾病的治療策略成為可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梁毅教授為本論文通訊作者,黃俊杰博士為第一作者,2019級博士研究生李香凝為并列第一作者。本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項目的聯(lián)合資助。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283619306977。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