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下午,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SFU)化學系于化忠教授應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龍億濤教授的邀請訪問我校,在徐匯校區(qū)實驗三樓102會議室為全校師生作了題為“Designed DNA Nano-Switches for Molecular Sensing”的精彩報告,報告吸引了我校眾多師生到場。報告中,于教授通過生動形象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巧妙地設計DNA探針分子結構,使其在電子傳遞過程起到了開關的作用,并向大家介紹了SFU以及當地特色。報告會后,于教授與同學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并耐心地解答了同學們所提出的疑問,同學們被于教授的知識、開闊的眼界與親切幽默的風度所感染,對其熱愛科學研究的工作態(tài)度表示欽佩。
圖片說明:于教授作學術報告
???????? 于化忠教授1991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化學系;1997年7月獲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之后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激光化學家茲維爾教授(Ahmed Zewail)和著名電化學家安森教授(Fred Anson),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工作于加拿大國家NRC科學院;2001年受聘于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化學系,在2005 和2009年分別破格提前晉升為副教授和終身教授?,F(xiàn)兼任四維新材料研發(fā)中心專任研究員和分子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系教授。迄今,于教授已發(fā)表研究論文110余篇,半數刊登在美國化學會(ACS)的核心期刊上,有美國/國際專利4項,先后承擔完成20多項加拿大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基金,獲得多項國際學術獎勵,包括2004年獲加拿大化學會分析化學創(chuàng)新獎、2008年獲日本學術振興會訪問教授獎、2011年獲電化學會(美國)加拿大分會 Lash Miller 獎、2012年獲國際電化學學會頒發(fā)的Tajima 獎,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獲得該獎的華人學者。
?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