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承辦,黃山永佳集團和中國科大-黃山永佳膜技術與膜材料聯合研發(fā)中心共同協辦的海峽兩岸第四屆膜科學技術高級研討會暨”黃山杯”首屆博士生論壇于8月18日-22日在安徽黃山成功召開。該會議是祖國大陸和寶島臺灣地區(qū)之間系列高級膜技術學術交流會議,本次會議,在前幾次會議的基礎上設置了博士生論壇。會議正式參會代表共115人,其中包括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新竹)、中原大學、成功大學等臺灣地區(qū)重要高校代表29人;大陸方面主要包括清華大學(北京)、中國科技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廈門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工業(yè)大學等高校研究所代表86人。
?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先生,中原大學薄膜中心創(chuàng)辦人、中原大學講座教授賴君義先生,韓國光州科技研究院前校長、韓國膜協會副主席Prof. Moon教授,中國科學院海峽兩岸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張松林副主任,黃山市副市長黃沐林先生,黃山市科技局局長劉英女士,黃山永佳集團董事長江繼忠先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孫仲儉先生等出席了本次大會的開幕式,第四屆海峽兩岸會議主席、我校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徐銅文教授主持了大會開幕式。
?。ɑ瘜W與材料學院徐銅文教授主持開幕式)
大會邀請報告23個,來自海峽兩岸膜科學技術界的專家學者們圍繞新型膜材料與膜表面改性方法、新型膜制備機理、膜技術在能源、環(huán)境、生物等領域的應用等議題進行討論,報道了膜科學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發(fā)展趨勢、熱點難點等科學問題,共同探討了膜科學技術領域最新學術思想和學術進展。通過這個平臺對過去一年兩岸膜科學技術領域的科研和應用成果作一個階段性總結,同時也展望了未來膜科學膜技術領域發(fā)展的熱點與趨勢,提出了很多的建議和呼吁,為大家呈現出一場無與倫比的科學盛會。
?。▏医芮喃@得者、清華大學長江特聘教授黃霞女士報告)
(國家杰青獲得者、四川大學長江特聘教授褚良銀先生報告)
(臺灣大學化工系教授、慶齡中心主任王大銘先生報告)
大會設立博士生論壇41個,來自臺灣及大陸地區(qū)的博士生們也不負眾望,就新型膜材料與膜表面改性方法、新型膜制備機理、膜技術在能源、環(huán)境、生物等領域的應用等議題進行報告,涌現出了許多閃光的創(chuàng)新思想。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經大會評審委員會的認真評審,評選出了一等獎兩名,二等獎四名,三等獎六名及鼓勵獎八名。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魏嫣瑩以及臺灣中原大學的黃韻璇用她們精彩絕倫的報告征服了在場的評委,拔得頭魁。南京工業(yè)大學的劉公平,浙江大學的董航,臺灣中原大學的陳圣翰、陳榮才獲得二等獎。大會組委會為獲獎同學頒發(fā)了證書和獎金。
?。ú┦可稣搲瘓蟾妫?/p>
(大會評委向報告博士生提問)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先生、臺灣中原大學講座教授賴君義先生為獲獎同學頒獎)
本次會議得到了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黃山永佳集團等大力支持,會議對促進海峽兩岸膜科學技術研發(fā)與應用的共同發(fā)展,增進兩岸相關領域科技界的交流和溝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我校通過承辦此次會議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其他高校深層次的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優(yōu)質資源,優(yōu)勢互補。臺灣代表對這次會議非常滿意,指出此次辦會取得了“無懈可擊的成就”,“特別是博士生的論壇,把這個會議推上了另一個檔次,對于兩岸青年學生的交流和觀摩,有很大的效果,黃山杯(如)能持續(xù)下去,(對)兩岸膜會議的內容和層次,也更加有意義上的提升”。
?
會議結束后,兩岸的專家學者們表示,兩岸科技合作潛力巨大,空間廣闊。希望可以通過加大科技交流合作力度,共同提升兩岸科技競爭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為兩岸的共同發(fā)展繁榮提供更持久的動力。
?。ù髸砑w合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港澳臺事務辦公室
供稿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